Noctuidae 夜蛾科
Amphipyrinae 雜夜蛾亞科
Amphipyra surnia Felder & Rogenhofer, 1874 大紅裙雜夜蛾
次同物異名:Amphipyra meifengensis Chen, Speidel, Buchsbaum & Behounek, 2013
概述:本種展翅長約60mm,前翅長約28mm;觸角絲狀,雄蟲者稍粗;頭胸部與前翅棕色,前中線暗褐色波曲狀,後中線暗褐色,中段向外稍微突出,亞外緣線黃褐色,微鋸齒狀;後翅前緣段暗褐色,其餘暖紅色,端室斑褐色,腹部灰褐色。外觀近似北台雜夜蛾,然該種體型較小(展翅長約54mm),前翅色調稍淡而均一,後翅無紅色區塊;本種分布普遍較高,主要分布於1000公尺以上,後者分布於低中海拔。
分類歷史:過去 Amphipyra pyramidea-monolitha 種群(包含東亞之 A. cheron 複合群)種級身分之確認因為相關文章中累積的誤鑑定處理以及缺乏模式標本檢視而混淆不清。近期被描述的台灣產新種 A. meifengensis Chen, Speidel, Buchsbaum & Behounek, 2013 在此視為 A. surnia 之晚近同物異名(syn. nov.)。以下針對Chen et al.(2013)以及先前研究中的分類問題做釐清:
1. Hreblay & Ronkay(1998) 將 A. monolitha( 模式產地:Silhet, E. Bangladesh) 與 A. surnia( 模式產地:Japan)劃分為兩獨立種,雖然該研究指出 A. pyramidea 與 A. monolitha 之間的分類問題仍待釐清。A. monolitha之正模式標本之生殖器曾圖示於Hreblay & Ronkay(1998: fig. 1233),該結構與產於韓國(Kononenko and Han, 2007)、日本與台灣(Owada, 1996,鑑定為 A. monolitha surnia;亦參見 gen. Fig. 123 之台灣產者)之 A. surnia 有明顯之差異。
2. Chen et al.(2013)對部份台灣產Amphipyra 物種並未提供正確的資訊。在其所列出之名錄中,A. monolitha、A. surnia 與 A. pyramidea 被認為共域分布於台灣。然而根據本研究密集的雄蟲標本生殖器取樣,前兩種共同分布於台灣的可能性非常低。此外,雖然 Owada(1996)紀錄 A. pyramidea obscura Oberthür, 1880 分布於台灣,該存證標本實為後續發表之A. formosana Hreblay & Ronkay, 1998,而此誤鑑定被Chen et al.(2013)所沿用,因此台灣並未有真正的 A. pyramidea 分布。
3. 比對雌蟲生殖器交尾囊,A. meifengensis 正模者的整體形狀、峰狀前端與從其上延伸的輸精管,被包含在取樣之台灣與日本產 A. surnia 標本者的變異範圍內。
4. 雖然 Chen et al.(2013)據 COI 序列差異將 “A. meifengensis” 與歐洲產之 A. pyramidea 種群區分出來,然而他們並未密集地取樣到與 “A. meifengensis” 鄰近地理區之類群,例如日本產之 A. pyramidea 與日本、台灣產之A. surnia。雖然他們聲明「A. meifengensis 與 A. monolitha 在 COI 序列與翅紋特徵上明顯被區分(173 頁)」,他們卻亦提及「無法獲得 A. monolitha 與 A. horiei 之 [COI 序列] 資料,雖然他們與新種 A. meifengensis 在形態特徵上並不相似」。此外,他們所取樣之 “A. monolitha” 並未提供產地資訊。
5. Chen et al.(2013)提及雄蟲生殖器之長形角狀器數量可作為區分 A. pyramidea 種群之依據仍存在待釐清之問題。他們稱角狀器的數量在 “A. meifengensis (19 個)“ 與其他物種,例如台灣產 A. surnia(11 個)(Owada,1996: fig. 8, 鑑定為 A. monolitha surnia)之間並無重疊,然而實際上Owada(1996)圖示之角狀器數量為17個。此外,在檢視過產於台灣低至較高海拔(700-2610 m)之五隻外觀近似 A. surnia 模式標本(存於大英博物館)的雄蟲,我們發現生殖器並無明顯差異,唯角狀器數量為17-21 個。此外我們亦取樣與A. meifengensis 同產地,梅峰,之雄蟲標本,其角狀器亦為17,而韓國產標本者(Kononenko and Han, 2007: pl. 95-2,鑑定為 A. monolitha)為16 個。
6. Chen et al.(2013)描述 “A. meifengensis” 的幼蟲形態並與他們所鑑定之 “A. monolitha” 者做比較。他們提及「A. monolitha 之背線較暗綠色並且末節沒有黃色具摺角之亞背線 [172 頁]」,然而此描述與Funakoshi(1992)研究中的描述並不吻合。他們並陳述 “A. meifengensis” 具有「原足末端紅色」以及「無其他同屬物種具有此顏色之原足」,然而 JPMoth 之“Amphipyra monolitha surnia” 頁面(http://www.jpmoth.org/Noctuidae/Amphipyrinae/Amphipyra_monolitha_surnia.html,於2013 年 11 月20 日仍可獲得)所呈現之幼蟲影像即具有此特徵狀態。根據以上的評論,A. meifengensis 在此被視為A. surnia 之晚近同物異名(syn. nov.)。而分布於東亞之各Amphipyra 物種之潛在幼蟲多型性仍需再次確認以釐清其真實的身分。而A. monolitha、 A. surnia 與其近緣類群於亞洲大陸之分布仍待後續釐清。
生態學:本種分布於中北部低中海拔 750 - 2650 公尺之原始林帶。成蟲偶發生於 5 月至 11 月,其年世代數仍待釐清。分布於歐亞區系較為溫帶之 pyramidea 種群物種通常為一年一世代,初夏羽化之成蟲會躲藏越過整個夏天;台灣產 A. surnia 族群之生活史有待進一步釐清。
分布:此種已知分布範圍為日本、韓國、台灣與中國大陸(
Eda, 2011)。另有幾篇文獻提到此種之中國分布,例如
Sugi(
1982)與
Chang(
1991),然而此種於中國大陸之確實分布資訊仍需未來進一步的確認。
|
Amphipyra surnia Felder & Rogenhofer, 1874 大紅裙雜夜蛾 雄蟲 |
|
Amphipyra averna Hreblay & Ronkay, 1997 北台雜夜蛾 雄蟲
|